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贵州安龙县:村民种桑养蚕走上致富路

时间:2016-01-07 来源: 黔西南日报
 安龙县笃山镇大坡村是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区,石漠化面积大、程度深,该村由于大面积开荒,曾使植被遭受毁灭性破坏,岩石裸露面积增加,水土流失严重,曾被许多中外专家认定为“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由于地少贫瘠,之前,村民们只能在石头缝里种玉米,收成极低。该村4个村民组230户1003人,耕地面积1940亩,2013年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

    因为矗立在大坡之上,大坡村因此而得名。

    从安龙县笃山镇政府驱车而行,经过蜿蜒的县乡道,爬上一个近4公里长的大坡,在半山梁上便到了大坡村的所在地。

    因为世代居住在大山上,地质灾害相对较多,加之缺少良田沃土,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以此养家糊口,这是贫穷的大坡村民无奈之举。

   
如今,大坡村已搬离地质灾害点,许多村民在公路两旁建起了新房,这得益于党的惠民政策。同时,种桑养蚕的兴起,让这个曾经贫瘠的山巅之村看到了希望,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虽然已过养蚕的时节,但王登顺也没有闲着,年近50的他,这些天仍在自家的十几亩桑地里修剪枝叶、除草施肥,为明年桑叶高产、养好蚕忙碌着……

    和村里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长期在两广、江浙一带务工,东一趟、西一处,一个人赚钱一个人吃,最后没剩几个钱,家里又顾不着……这是王登顺2014年以前的真实写照。

    2014年元月的一天,村支书周顺虎打电话给他:“登顺兄弟,现在村里种桑养蚕有搞头,‘王总’带领大家在村里种桑养蚕赚钱,好多人都跟着他干,一年搞得到两三万块,赶紧回来,不要在外面晃荡了。”

    这夜,王登顺想了又想,回还是不回?回又怕搞不成,不回又怕错失良机。支书的电话让他辗转反侧。

    “家乡亲人的电话不会假!”王登顺坚定信心踏上返乡的归途。

    这一年,王登顺把自己前一年流转给贵州农林民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8亩土地收回来种桑养蚕。次年,他又流转了别人的8亩土地一共种了16亩桑树,养蚕纯收入4万多元。

    看到村里很多人家种桑养蚕增了收,大坡村的18户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乡养蚕。

    说起大坡村的种桑养蚕产业,不得不提起村支书电话中提起的、被村民称为“王总”的王登亮。

    王登亮何许人也,为何被村民如此尊重?

    王登亮曾经教过书,当过公务员,1994年涌向“下海”大潮。话语不多,但脑筋灵光的他在安龙商海中很快便当上了煤老板,2007年又转战石材商场,并且经营得风生水起。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老板,投资种桑养蚕产业只源于他的一句承诺:“我出生在农村,大坡村生我养我,让我走到今天,回报家乡是我的责任。”

    2013年初,县领导动员王登亮回乡当村干部,为家乡发展助力,这与他多年的想法不谋而合。因为村民的信任,那年,他全票当选为大坡村村主任。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身感责任重大,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祖祖辈辈生活在石旮旯的乡亲找到一条增收致富的门路。”

    新上任的王登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云南陆良、广西隆林,以及浙江宁波的桑蚕产业基地参观学习,拟定村里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的规划。

    引领乡亲种桑养蚕,对王登亮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刚开始流转土地时,很多村民都持怀疑态度:“流转土地后,我们吃那样?”任凭他说破嘴、喊破口,一些村民就是不愿意,其中大坡村八组组长邵仕荣、村民杨永林就是典型的代表。

    咋办?王登亮清楚地记得,2013年的冬月廿六的晚上,他提起酒、揣着烟,迎着寒风,爬坡上坎走了近3公里的山路,直奔邵仕荣家,又是喝酒、又是攀亲,动员他把土地流转出来。“我流转土地不是为赚钱,只是租地,土地永远是大家的,我是尽可能地给乡亲找一条致富的门路。”酒过三巡,王登亮的诚恳最终让邵仕荣同意流转土地,并且叫自己的儿子今后做土地流转员,测量土地。

    “土地流转有钱,又可以到合作社务工,一天60元,以后吃饭不是问题。”在离邵仕荣家不远处的杨永林家做动员工作时,王登亮的一句肺腑之言深深打动了他,这个不愿流转土地的“钉子户”终于心甘情愿。

    为了进一步让种桑养蚕真正助老百姓增收,由王登亮担任董事长的贵州农林民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保底价收购,保护蚕农积极性,每斤蚕茧在市场高于15元时,按市场价收购,低于15时,按保底价15元收购。同时,在技术上,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只要电话通知,1小时内技术人员就到养蚕农户家提供技术指导。

    大坡村发展种桑养蚕以来,合作社流转土地1800余亩,仅2014年,付给农民的流转土地费和务工费就达210万元。2015年,为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合作社建起了蚕丝加工厂,其高等蚕丝畅销江浙一带,并且又通过培育27户大户来引领村民种桑养蚕,把利益更多地让给示范户、让给老百姓,并通过示范带动,实现种桑养蚕规范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大坡村群众种桑养蚕除去成本,每亩桑地可收入3000元以上,一年户均增加收入2.93万元,人均增收6730元。目前,笃山镇的桑蚕产业已从大坡村辐射到了该镇梨树村、万家店村、洪泥村,相信在能人王登亮的引领下,通过合作社来带动,笃山镇的桑蚕产业将发展到5000亩。”笃山镇镇长陈林广如是说。

    大坡村的桑蚕产业如冬日般的暖阳,暖得让人充满温暖和信心。

    记者手记:

    在同步小康进入攻坚拔寨的决战阶段,贫困村选择一个切合实际的产业,脱贫就奠定了基础,有一个能人带领,脱贫就成功一半,由一个合作社来带动,脱贫又成功一半。

    “九山半水半分田,养猪种谷不赚钱。山多石多耕地少,一年收入三月了。姑娘一心往外嫁,媳妇不愿来落脚。”这首凄凉的小曲一度在大坡村流传,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生活的无奈。就是这样一个地处石旮旯的贫困村,由于选择种桑养蚕这一切合石山区发展的产业,有了能人、村主任王登亮的引领,加之贵州农林民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大坡村“吐丝蚕变”,“破茧成蝶”奔向新生活。

    围绕土地找路子、依靠能人扛旗子、用好村干挑担子、流转土地搭台子、种桑养蚕增票子、绿化山头改样子,这种模式值得复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