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浙江塘栖:剥茧抽丝话“蚕桑”

时间:2016-01-25 来源: 钱江晚报
 塘栖镇地处杭嘉湖平原,元朝末年张士诚率众拓宽运河,塘栖一跃成为重镇,明代中叶就已成为浙江省蚕桑丝织业中心之一。清光绪《塘栖志》记载,宪宗成化时,仁和与德清两县的“蚕丝于此贩鬻(读yu去声)”,镇上已有商人从事蚕丝贸易,可见那时蚕丝业已十分兴旺。一直到近代,塘栖的蚕丝、丝绵质量在国内绸业界享有盛名。在数百年的蚕桑生产中,蚕农们形成了一整套的蚕桑生产民俗。
 
    在塘栖,保存蚕桑生产民俗最好的又属塘北村,塘北村位于塘栖北郊,村内河边地角处处遍栽桑树,世代传承着种桑、养蚕、缫土丝、剥丝绵等手工生产技艺,是杭嘉湖一带较有代表性的蚕桑丝织村落之一。村内流传的不少农谚,都记录了村民们养蚕的历史。如“种得一亩桑,可免一家荒”、“种桑养蚕,一树桑叶一树钱”、“种桑三年,采桑一世”等。笔者走进塘北村,采访到缫土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马大,带大家一起领略这门技艺的独特魅力。
 
    眼疾手快脚不停
 
    水火柴各有讲究
 
    年近80岁的朱马大出生于德清县勾里镇百富斗村,在15岁时,她就经常为家中擅长缫丝的母亲帮忙,做些杂务打打下手。18岁时,朱马大嫁到了塘栖镇塘北村,她的婆婆张福珍也是村里的缫丝好手,每年蚕熟茧成之后便日夜缫丝。也就是从嫁过来起,朱马大开始跟着婆婆学习缫土丝技艺,渐渐地也成了一把好手。在当时,蚕丝生产的效益是全年的主要收入,每年蚕熟茧成,她都在家缫制土丝。
 
    蚕茧的质量好坏,和季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朱马大说:“一年中养蚕可以分为‘春蚕’、‘夏蚕’、‘中秋蚕’、‘晚秋蚕’。最好的是‘春蚕’,其次是‘晚秋蚕’,再次是‘中秋蚕’,最后是‘夏蚕’。从蚕种到结茧大概30多天的时间,我们家当时养了3张蚕种,每张可以产茧100多斤。这些干茧就是缫丝的原材料,大概每天能缫15斤茧。”
 
    缫土丝时采用的工具是一种脚踏缫丝车。这种缫丝车是硬木制成的,几根柱子撑起一个支架,中间有丝车,丝车下有传动轴,通过人工脚踏来使丝车旋转。
 
    在丝车旁搭有一只大的行灶,用来煮茧,这种行灶下面有四只脚,搬动方便。缫丝时一边煮茧一边缫丝。缫丝时一般由两人共同操作,一人脚踏传动板,手持竹丝掌捞起茧上丝头绕在轴头上;另一人则专门从事准备蚕茧、添茧入锅、烧炉加水等辅助工作。在乡间,缫丝者大都为夫妇一对或姑嫂两人共同操作。缫丝时,把鲜茧直接投入高温的汤锅中,边煮边缫。
 
    缫丝时讲究的是眼快、手快、脚不停。眼快,指眼睛要看着在滚水中翻滚的茧子,看到茧子煮得差不多了,就要用到“手快”了,一只手飞快地用竹丝掌捞起茧子中的丝头,然后再飞快地将它绕到轴头上;脚不停指的是一只脚在不停地踏着传动板,带动丝车旋转,使绕在轴头上的丝头能随着丝车的旋转能抽完茧子上的丝。
 
    这缫土丝是个技术活,一时三刻是很难学会的。缫制土丝时,对水的要求很高,民间认为“水重则丝韧”,水好丝也好。在缫丝时,缫工们还十分讲究“出水干”,即要求刚刚缫出来的丝见光后就能迅速干燥。于是,在操作时往往会在丝底下放上一盆白炭火,靠掌握炭火的火候及脚踏丝车的速度来达到“出水干”。所以缫丝时,对烧火用的柴很讲究,据志书记载“栗柴最佳,桑柴次之,切不可烧香樟”。
 
    要想养好蚕宝宝
 
    消毒要好食要饱
 
    要想缫出高质量的丝,需要有高质量的茧;要想有高质量的茧,那一定要养得好蚕。蚕是一种比较难养的小动物,它怕寒、怕风、怕鼠,旧时乡民们称它为“蚕宝宝”,要像对付宝宝一样来对付蚕。
 
    到了蚕事忙碌的季节,各家各户腾出自家多余不用的室内空间经过打扫、消毒,作为蚕室。一般在发种前一周左右开始对蚕室、蚕具进行消毒,作为蚕室。一般在发种前一周左右开始对蚕室、蚕具进行消毒。目前,多采用漂白粉、消毒灵喷洒蚕室四壁及地面。蚕匾等蚕具经过清洗、消毒、再清洗三个步骤。
 
    蚕农一般在四月底五月初由村委去农科站领种集中发放。一张蚕种约重14~15克。由于技术以及气候等因素,单张蚕种的产量一般维持在100斤以上,大约可养三、四张蚕匾。蚕农领蚕种回家以后,将蚕种置于蚕匾之上,盖上防风纸,过一夜。随后用鹅毛将蚁蚕扫入蚕匾,称为“掸蚕”。
 
    蚕第一吃桑叶成为“开桑”,此时蚕农多采桑树梢头嫩叶。桑叶摘回以后,用布擦净,切成细条。按照当地的说法,蚕有多大、桑叶切成多大。切桑叶必须使用专门的切叶刀,在用稻草做成的“切叶蒲墩”上完成。
 
    朱马大说:“经过头眠、二眠、三眠、大眠,就成了熟蚕。这时候要开始用稻草折簇具,准备让蚕上簇,我们俗称为‘上山’。蚕上山后四、五天就可以采茧了。”
 
    蚕桑文化在延续
 
    盘点技艺与民俗
 
    每年的5月,是塘栖镇的枇杷节,从2008年开始,塘栖镇开展“蚕桑文化生态游”,选择塘北村进行蚕桑文化的展示。2008年5月28日,随着当年塘栖枇杷节的开幕,塘北村的蚕桑文化生态游也正式开始了,所推出的展示项目不多,大致有:养蚕(当时蚕宝宝已上山)、切叶蒲墩上的切叶展示、手工缫丝、打绵线、剥丝绵、翻丝绵被等。
 
    在1975年之后,朱马大便停止了养蚕、缫丝,直到2008年塘栖枇杷节,她才又重新踏起了丝车煮起了茧。这门消失已久的技艺,搏得了众多游客的热捧。
 
    近年来,由于很多地方已经不再养蚕,蚕桑生产技艺也在渐渐失传。在塘栖镇的塘北村,现如今还保留了几十种蚕桑生产技艺:蚕毛稻草、切叶蒲墩、桑剪修桑、土法育种、蚕具消毒、掸乌儿、放叶、开桑、蚕眠、上山、桑基鱼塘、剥茧衣、缫土丝、清水丝绵、打绵线等。
 
    伴随着桑蚕生产,也产生了许许多多与蚕桑生产相关的民俗,比如:请蚕猫、祭蚕神、马鸣王庙会、做茧圆、关蚕门、开蚕门、谢蚕花、点蚕花灯、扫蚕花地、烧田蚕、轧蚕花、做蚕花、抢蚕花等。这些民俗,几乎伴随着整个春夏秋冬。正月初一,蚕农们要扫“蚕花地”,清明要“轧蚕花”,农历四月为“蚕月”,开始养蚕蚕农们要“关蚕门”,蚕熟茧成后“开蚕门”、“谢蚕花”,到了农历十二月十二,蚕农们会在家中“敬蚕神”。
 
    塘栖一带的蚕农,旧时全都信奉蚕神,称蚕神为“蚕花娘娘”,并流行着一种“拜蚕神”的习俗。在塘栖,“蚕神”又被称作“马头娘”和“马鸣王菩萨”。腊月十二,旧时称为“蚕花娘娘”的生日,这一天,蚕农们纷纷在各自的家中供奉起“蚕花娘娘”的塑像或“马张”(一种印有马头娘的木刻像),焚香点烛,备上大鱼大肉,由蚕妇先行祭祀,口中念念有词,祀求“蚕花娘娘”保佑“蚕花廿四分”。除此之外,还要做“茧圆”。“茧圆”用米粉做成,品种繁多,有骑在马上的蚕花娘娘、爬在桑叶上的大龙蚕一捆捆的丝束以及茧子和元宝等。
 
    千百年来的蚕桑生产不仅形成一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生产技艺与知识,而且承载着更深层次的民间信仰、共同的群体情感,继而在社交、风俗礼节以及语言、口头文学等各个方面,对当地蚕农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期以来,蚕桑习俗已经融入了塘北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之中,一些由蚕而起、因蚕而庆、为蚕而狂的传统习俗一直保留至今,深具地方特色和人文底蕴,形成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杭嘉湖蚕桑文化空间。在塘北村,一直坚持蚕桑生产的人们,是这项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础,也赋予了蚕桑文化恒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