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专栏评论

费建明:杭州丝绸进行时

时间:2016-01-13 来源: 世界丝绸网

 

  2013年,杭州丝绸第一次发布蓝皮书,既因为需要给杭州丝绸一个准确的行业定位,也需要给杭州丝绸一个持续发展的清晰方向。

   丝绸历来是杭州的金名片,“丝绸之府”的赞誉自古有之,马可?波罗第一个把杭州与丝绸的华贵推荐给世人。历经数千年,时代变迁,沧海桑田,杭州丝绸产业其实与其他地区的丝绸产业一样,曾经历过战事的蹂躏、灾害的摧残、体制的桎梏、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工业化时期的考验,虽然命运多舛,步履蹒跚,但杭州丝绸一次次顽强崛起,至今依然璀璨亮丽。今天,“世界丝绸看中国,中国丝绸看杭州”,这句话真实体现了杭州丝绸在世界丝绸产业中的重要性。书中有据为证:近十年中国真丝绸商品进出口贸易已占世界丝绸贸易的80%,而浙江占比约40%,杭州占比25%以上;历年来,杭州的丝绸企业都名列真丝绸商品出口、真丝胚绸出口、真丝绸服装出口全国第一名;杭州丝绸企业上千家,中国丝绸企业竞争力十强杭州最多,中国丝绸商品品牌杭州最多。杭州的真丝绸商品国内贸易占比30%以上。由国家商务部、杭州巿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已是第十四届,由中国丝绸协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国际丝绸论坛已是第五届。目前,杭州丝绸正处在历史发展的转型时期,杭州丝绸在世界丝绸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影响力也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杭州丝绸历久弥新的奥秘何在?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上溯四千年,良渚遗址便向我们证明杭州是丝绸产地,先民选择杭州,自然是因为杭州适宜桑蚕丝绸的生产。而且丝绸又不仅是产品,它还是文化。杭州的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也成了丝绸文发展的不尽源泉,自古至今,连绵不绝。二是产业链完整、产学研配套。经过历史的产业沉淀,特别是近六十年的悉心打造,杭州已形成了最完整的丝绸产业链。从淳安的优质桑蚕基地、余杭的“中国丝绸织造基地”、到桐庐的“丝针织区域经济”、萧山、下沙的印染基地、以及杭州强大的设计队伍与服装制作、营销能力组成了既独立又合作的地区产业链。与地区产业链相配合的还有在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丝绸标准化委员会、中国《丝绸》杂志、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原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检验检疫局丝类测试中心等一大批学研机构。产学研互动互助,相得益彰,极大地推动了杭州丝绸的发展。三是既有完全竞争的巿场机制、也有强力及时的政策导向。这是一条不能不总结的发展经验,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对丝绸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上世纪九十年代,杭州丝绸众多国有(集体)企业不适应巿场经济,经营极其困难。巿政府清楚认识到丝绸产业属完全竞争领域,因此果断决策,将所有国有(集体)丝绸企业或改制或破产,并撤销了巿丝绸控股(集团)公司,同时引进外企,发展民企,杭州丝绸从此摆脱束缚,活力骤增,开始进入巿场经济大海中遨游。当然,在改制中也有特例,淳安茧丝绸总公司至今仍保留了国有体制,这有效地保证了蚕茧收烘质量,从源头保护着杭州丝绸的质量优势。政策的导向还体现在把“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作为都市产业发展战略;为杭州丝绸产业制订发展规划;以及帮助丝绸企业及时纾解困难,给予政策扶持。所以,在一次次丝价大幅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杭州丝绸企业保持了整体健康发展的态势。

  2012年,杭州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杭州巿丝绸行业协会通过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共同研讨,以及征求丝绸协会所有会员单位的意见,把杭州丝绸行业价值观确定为“文化传承、科技创新、时尚引领、优质名品”。这一价值观不仅是对杭州丝绸行业几十年坚持发展的总结,也是杭州丝绸行业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则和纲领。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传承”方面,杭州有中国丝绸博物馆,也有都锦生、达利、万事利、福兴等企业相继兴办的丝绸博物馆与专题展示馆;杭州丝绸还有世界级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人;杭州又先后成立了杭州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杭州丝绸文化研究会,并已产生积累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杭州还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丝绸日”举办地、中国丝绸文化博览中心等称号;在“科技创新”方面,杭州上规模的丝绸企业大多已申请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书中的“科技篇:杭州丝绸产业近十年来科技成果推介”,真实反映了杭州丝绸企业和相关学院研究机构在科技创新上的专注、投入和结晶。在“时尚引领”方面,杭州在连续六年发布中国丝绸流行趋势研究的基础上,今年又以杭州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领缨,整合了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利女装学院、凯喜雅集团、达利集团、金富春集团等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和丝绸企业共同参与丝绸流行趋势的研究与发布,并且在中国丝绸协会的支持下,这一研究体系通过持续数年的研究,相信一定能发布最专业、最权威的中国丝绸流行趋势,引领丝绸的潮流与时尚。在“优质名品”方面,杭州丝绸企业一贯重视产品质量,国外一些奢侈品牌纷纷到杭州寻找丝绸企业贴牌加工就是最好的佐证。当然,杭州丝绸企业近些年也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已经拥有金富春、万事利、凯喜雅这样的中国丝绸名牌和喜得宝、雅慕、都锦生、金鹭、美标等一大批中国驰名商标、省、巿名牌、省市著名商标和省、市著名老字号。“杭州丝绸”也已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们可以期待,“优质名品”将成为杭州丝绸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当然,杭州丝绸在发展中也有一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实体产业的坚守与转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一地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现代化、智能化的突飞猛进必然会压缩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生存空间。杭州丝绸企业已经面临招工难与人工成本高的巨大压力,所以必须未雨绸缪,思考解决实体产业的坚守与转移。首先应坚守,杭州毕竟有适宜丝绸产业发展的土壤和环境,是世界丝绸商贸的集散地;其次应适时将生产制造部分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而把设计和营销保留在杭州,用转型的方式实现实体产业的坚守。

  第二是生产方式革命与营销模式创新。不出十年,我们也许就不再有蚕农和缫丝工,唯有的解决之道是生产方式的革命。把传承了数千年的种桑养蚕方式蜕变成车间饲养方式,把人工自动缫丝进化到全智能缫丝。用彻底改变传统的革命真正解放生产力。杭州的丝绸企业开始主要做外贸,近十年涉足国内巿场,但十年网销已改变世界。杭州丝绸的营销模式显然还没跟上这种改变,能够在网上实现大部分销售的丝绸企业还很鲜见,甚至有不少企业至今还未“触网”,而只有营销模式的创新才能确保杭州丝绸勇立潮头。

  第三是丝绸商品的高端化与平民化。关于这两种观点的争辩常见于报端,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就如服装产业应该只做范思哲还是优衣库的问题一样。一个产业,既有高端品牌,也有平价品牌,这是王道,是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品牌定位,是企业差异化营销策略的体现。殊不知“丝绸高贵论”唱得多了,也会间接抬升茧价丝价,以至于影响“由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一巿场规律。所以,杭州的丝绸企业只要找准自己企业的品牌定位就行,不要再作高端化还是平民化的无谓思辩了。

  杭州丝绸还应该清楚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即通过联合重组与国际合作,能始终站在世界丝绸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沿。丝绸产业,在法国里昂、日本京都、韩国晋州都曾盛极一时,但随着后工业化时期的到来,丝绸产业都逐渐衰退了,这似乎已成为世界丝绸产业的迁徙路线图。今天,意大利科莫还在顽强抵制这一规律的降临,而杭州也会成为世界丝绸同行关注的焦点,杭州丝绸会成为下一个京都,或下一个里昂吗?我们的回答当然是“不会”。我们完全有信心打破这一规律,我们的策略是通过联合重组和国际合作,如我们已经成立了中国杭州?意大利科莫丝绸促进联盟,并已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杭州丝绸非常愿意与各地、各国的丝绸产业携手合作,为世界丝绸产业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所以我把2013杭州丝绸蓝皮书的序定题为:杭州丝绸进行时

  费建明

  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