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擦亮中国绸都品牌,为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次极核作出新贡献

时间:2020-10-23 来源: 世界丝绸网南充记者站

擦亮中国绸都品牌,为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次极核作出新贡献

—— 纪念南充市创建中国绸都十五周年

南充市茧丝绸协会李伟

(2020年10月22日) 

南充是全国重要的茧丝绸生产和加工基地,在中国丝绸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伏羲化蚕、嫘祖始蚕”的传说起源于南充,这里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源点,素有“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等美誉。 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是南充丝绸行业的鼎盛时期。当时,南充丝绸行业从业人员高达10万人,栽桑养蚕农户达到100万,丝绸行业总产值超过15亿元,上交利税超过8000万元,出口创汇超过5000万美元,是整个南充地区工业总产值的1/4、财税收入的1/5和出口创汇的4/5。在生产和科研方面,有160多个产品获国家银质奖、部省优质奖和新产品奖,20多个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丝绸行业不仅是南充的支柱产业,也是四川省丝绸出口创汇的大户,丝产量约占四川的1/3,绸产量占四川的2/5;出口丝占四川的1/3,出口绸占四川的60%。丝产量曾占全国8%。南充被确定为全国4大蚕桑基地,15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和20个丝绸工业重点城市之一。

目前,南充基本形成了原料供应、织造、印染、服装及家纺用品出口贸易、科教等配套的产业链,南充市丝绸行业织绸规模、综合利用开发、蚕具生产名列全国前茅。截止2019年末,全市规模以上丝纺企业92家,蚕桑丝纺服装及相关丝绸文化旅游实现销售收入510亿元,同比增长13.3%。 

一、南充创建中国绸都产业发展成效

丝绸是南充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南充经济的骨干支柱产业、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农民增收的民生项目。在南充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通过抓改革转机制、抓调整谋发展、抓生产保稳定等方式使丝绸行业走出困境,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成为中国西部最具优势、发展最快的地区和全国茧丝绸重要基地。 

(一)蚕桑基础夯实巩固。15年来,南充建设规模化优质蚕桑基地60万亩,聚集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发展现代蚕业,带动新型蚕业经营主体和蚕农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开发桑椹酒、桑椹醋、桑叶茶等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四川布碧丝3万亩有机蚕桑基地及精深加工、四川语山农业万亩蚕桑基地、南充尚好桑茶万亩茶桑基地及精深加工、南充银海丝绸万亩蚕桑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引领产业发展。2016年9月,南充尚好桑茶公司的桑叶茶在李克强总理访问古巴、加拿大时作为国礼赠送给了两国领导人,并与重庆西农大合作,建立了向仲怀院士(专家)工作站、南充创新桑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设。全年桑叶茶,桑茱粉可达500吨,产值超过1亿元。向仲怀院士(专家)工作站、南充创新桑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设全市建成仪陇土门铜鼓现代蚕桑产业园、嘉陵西河流域万亩桑茶产业园、蓬安蜀北桑海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8月25日,在南充市召开的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上,仪陇家丰时装和嘉陵尚好桑茶两个蚕桑文化项目分别受到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和省政府尹力省长的高度赞扬。2019年,全市新改建蚕桑标准化基地4万亩。生产优质蚕茧1700公斤,培育蚕桑新型经营主体200个,实现茧款收入7亿元,综合开发收入4亿元,实现蚕桑总产值达11亿元。 

(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15年来,南充市丝绸行业不断调整结构,丝绸服装、床上用品等终端产品占销售收入及出口创汇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以高坪都京丝绸文化产业园、嘉陵工业集中区丝纺服装产业园、仪陇光华纺织服装产业园区为龙头的产业园建设不断推进,初步形成丝纺服装产业集群,全市实施重点项目17个,富安娜二期、家丰时装全产业链、阆中丝毯文化创意产业园、营山深圳宋泰服饰等4个市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市丝织品产量3800万米,服装330万件,丝绸总量居四川省第一,服装产能居四川省第二,成为全国重要的真丝绸生产基地。 

(三)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南充市大力开展招商推介系列活动,先后引进了深圳新维、深圳富安娜、宇宙家等30余户丝纺企业落户南充。组织了丝绸企业到江浙和广西考察推介,并赴迪拜、意大利、法国等地考察丝绸、纺织面料、床上用品等市场,与阿联酋商务协会、意大利科莫市、法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丝纺服装出口5亿元,出口国家和地区39个,占全市出口总额41.6%。近年来南充市依格尔、六合、顺成、银海,尚好等十多户企业得到了中、省1500多万的项目资金,带动2.2亿项目资金总投入,年新增销售收入2.7亿元,新增利税3226万元。 

(四)技术研发不断创新。南充丝绸行业依托国家及省驻南充市科研教学机构,积极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拥有丝纺服装国家技术中心研究室1个,省级技术中心2个,蚕丝中等职校1个,省蚕桑科研所1个,市级技术中心5个,与苏州大学合作共建了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室南充研究中心,与南充市丝绸企业达成了20多个项目合作协议。国家干茧公正检验南充试验室、国家蚕桑技术体系实施与机械功能研究室、国家茧丝质检中心、国家蚕桑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向仲怀院士工作站,丝绸专家工作站,中国桑产业创新技术研究院先后落户南充。省蚕研所科研成果300多项,培育桑品种占全省良桑推广量65%以上,获国家专利30多项,取得获奖成果90项,拥有桑枝提取保健功能物脱氧野尻毒素的自主知识产权,其技术在国内属首创,填补同行业空白。南充市蚕具有限公司研制出全国首台智能化自动养蚕机和高效节能环保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其技术水平、机械结构和智能化调控系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达到70%。 

(五)丝绸品牌初具成果。2005年4月,南充被中国丝绸协会命名为“中国绸都”,南充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中国绸都,构建“两基地,一中心”的奋斗目标(即:构建西部蚕茧原料基地,西部丝绸服装加工基地,西部茧丝绸交易中心),加快产业发展步伐。2006年以来,南充市委市政府启动了“蚕桑百万工程”,投资3亿元打造全市6大优质蚕茧基地县和50个蚕桑基地乡,建设桑园面积100万亩。南部、仪陇、西充、嘉陵先后纳入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项目,获得国家补助资金1000多万元。2009年高坪都京镇被授予“中国绸都·丝绸第一镇”的称号;2012年南充丝绸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3年商务部命名南充丝绸及制品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示范基地,是全国第一家;2014年西充县被授予“中国茧丝绸之乡”的称号;2016年中国丝绸协会授予南充市“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和“丝绸源点”的称号;2018年,2019年嘉陵区分别被中国蚕学会授予“中国桑茶之乡”的称号和被中丝协”中国蚕丝被之乡”,“中国蚕丝被研发基地”称号。2019年南充被授予“中国杰出纺织集群”称号。2019年,南充市与杭州市作为中国两座城市正式加入了国际丝绸城市网络;截止目前,南充市拥有丝纺服装自主品牌31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高档丝绸标志认证产品4个和国家地理标准产品9个、四川省驰名商标称号3个、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7个。

(七)市场培育日趋成熟。南充市将丝绸产品与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和电子商务相结合,在全国一些主要城市和旅游景区开设了200多个专卖店,部分丝绸企业已在美国、意大利、德国、巴西、印度等地设立了营销办事处。南充市在深圳中丝园设立南充丝绸精品馆,先后接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国家文化部部长和国家商务部、全国工商联、中国海协会、台湾海基会的领导及全国各地到馆参观考察、游览、购物的人数超过10万人次,丝绸销售收入上千万元。去年以来,组织多家丝纺服装企业参加“2019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春夏)博览会”、“2019中国(苏州)国际丝绸博览会”、杭州“中国丝绸博览会”等展会,共签订销售合同10多亿元。依格尔建立了直营店、专卖店、专柜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产品先后获得了进入美国公司的经营权和中国第一张进入英国全球最著名的顶级商场HARRODS的通行证。南充市10多家企业进入淘宝、天猫、京东、网库等国内的主要电商平台,每年电商网络交易额达30多亿元。并保持逐年上升态势,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 

(八)大力弘扬丝绸文化。2007年10月南充市承办了中国西部茧丝绸发展高峰论坛,2010年承办了“全国茧丝绸工作现场会”“中国西部茧丝绸发展高峰论坛”,2012年承办了全国茧丝绸协会年会暨六合集团百年庆典。2016年承办了全国茧丝绸行业产销形势分析会暨丝绸源点奠基仪式,2017年中国丝绸协会在南充举办了中国绸都复审会暨丝绸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在建设“中国绸都”时,南充市推动丝绸文化、丝绸旅游、丝绸经济互渗互融,建设了“中国绸都南充丝绸精品馆”,打造了“千年绸都第一坊”、丝绸文化公园和南充丝绸文化展示馆等景点。启动六合丝博园景区创建国家4A景区工作,建设集丝绸文化、丝绸历史、产品展示于一体的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和民族服装服饰馆,蜀绘文化博物馆、尚好桑茶文化展示馆,中国蚕丝被文化馆,布碧丝打造了蚕桑丝绸文化展示馆,形成了“丝绸文化+丝绸工业”精品旅游线路。2018年南充市恢复“丝绸之城”雕塑(俗称“丝绸女神”)作为南充城市形象标志矗立在城市中心“五星花园”。2019年9月,南充市成功举办了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绸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3月,“南充丝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成功。

二、南充创建中国绸都产业发展的经验 

十五年来,南充的丝绸行业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南充市丝绸行业以完善产业链、建设“中国绸都”为主线,以综合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大力强化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创响中国绸都丝绸文化,使全市茧丝绸产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和高质量发展。回望南充丝绸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推进丝绸行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省市有关领导对南充丝绸行业发展十分关心,为曾经陷入困境的丝绸行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历届市委市政府把茧丝绸产业作为南充传统优势产业来抓,特别是近年来南充市成立了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系列发展配套政策,协调解决发展中的相关问题,为加快丝纺服装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和政策保障。 

(二)坚持规划先行是推动丝绸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南充市坚持规划引导有序推进,分步实施,明确发展思路和重点,不断提升发展质量,规划了四大丝纺工业园区和省市级六大优质蚕桑基地,委托了四川省丝绸协会制定了南充市行业发展规划,南充市组织专家学者精心编制了《创建中国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名城规划及工作方案》,做到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南充市委六届党代会作出实施“155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总体部署,将丝纺服装产业作为带动南充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用5—10年时间培育壮大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建设中国西部最大的蚕桑综合开发利用基地、丝纺服装生产研发基地、丝纺服装产品集散中心和中国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名城,长远切实的规划必将推动南充丝绸行业强势崛起。 

(三)优化发展环境是推动丝绸行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先后出台了10多个行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文件,充分利用中央和省市茧丝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优质蚕茧基地建设、丝绸及桑保健食品新产品的研发、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培育领军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弘扬丝绸文化,建设丝博馆和丝绸文化工业旅游园;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创新招商方式是推动丝绸行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发挥高坪都京丝纺服装工业园、嘉陵工业集中区丝纺服装产业园、仪陇光华纺织服装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优势,围绕“精、特、专、新”的特色招商项目,积极加快丝纺服装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建设,主动对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一批国内知名的茧丝绸、棉纺织、印染及服装企业落户南充。 

(五)创新融合是推动丝绸行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南充市丝绸行业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坚持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依托国家及省驻南充市科研教学机构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技术资源,加快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促发展,在发展中推陈创新的创业创造之路。

三、 南充创建中国绸都产业发展的思考

15年来,南充市丝绸行业走过了艰苦奋斗的曲折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展望前景,信心百倍。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南充市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认真贯彻国家六部门《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次极核”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155发展战略”,培育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战略,全力推进蚕桑丝纺服装产业“两基地、一中心、一名城”建设,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持读擦亮“中国绸都”金字招牌,加快推进茧丝绸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南充市由蚕桑丝绸大市向蚕桑丝绸强市转变。建设中国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名城,为培育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做出新的贡献。 

一是着力融入双城战略。积极推进南充融入成渝辐射带动,实现大城崛起、跨越发展、次级突破的策略,充分发挥西南大学、驻市科研教学生产单位、茧丝绸企业的科研、人才和产业优势,强化人才支撑,整合川渝桑蚕丝绸科技力量,建设覆盖南充蚕桑丝绸重点区域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健全蚕业和丝绸科技对外开放合作运行机制,带动西南大学和南充各类科研、教育、生产贸易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把南充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蚕丝科技合作的蚕桑丝绸全球著名中心,有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成渝一体化发展。

二是着力夯实产业基础。紧紧依托“中国绸都”,持续推进蚕桑基地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做大做强中国优质茧丝基地;加快规划建设中国西部丝纺服装产品集散中心、丝纺服装出口基地、加工贸易基地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继续推进完善高坪都京丝绸文化产业园、嘉陵工业集中区丝纺服装产业园、仪陇光华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功能配套,大幅度提高园区产业承载能力、聚集辐射水平。

三是着力打造行业龙头。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和中小企业倍增计划,重点支持顺成纺织、尚好茶叶、依格尔、六合、嘉美印染、长叶、银海等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招引一批国内外知名大项目、大品牌、大企业入驻。鼓励支持南充自主品牌企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高档丝绸标志,培育一批国际国内著名品牌的生产商和经营商。鼓励推广“基地+生产+销售”发展模式,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切实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五是着力融入双城战略。

四是着力推动创新引领。充分发挥南充蚕桑丝绸科研院校集中、专业人才集聚优势,探索创建国家茧丝绸纺织品服装监督检验中心、丝纺服装快速维权中心、丝纺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建立丝纺服装产品创新设计产业联盟。加快推进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积极引进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开展创新主体培育、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等工作,把南充建设成中国西部丝纺服装生产研发基地。

五是着力丰富绸都内涵。深入挖掘丝绸历史文化底蕴,全力推进全市茧丝绸十四五规划建设,创响中国绸都和丝绸源点品牌,加快建设丝绸小镇、南充丝绸历史博物馆,进一步提升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百年六合丝博园、中国蜀绘文化展示馆、中国桑茶之乡文化馆、中国蚕丝被之乡文化馆、现代服装艺术展示馆等展示水平、丰富功能,积极申报省级和囯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丝绸与商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扩大对外宣传,持续举办“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精心打造丝绸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建设中国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