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雅云蚕桑基地——打造生态农业 拓展研学功能

时间:2021-07-19 来源:

嘉兴云龙村蚕桑产业历史悠久,上世纪70年代,云龙村与浙江农业大学、浙江省农科院合作,在全国率先推广科学养蚕;1978年,云龙村安装了当时罕见的喷灌系统;1979年,靠着科技,云龙村蚕茧总量达到118吨;1994年,蚕茧收购量达全国第一,成为全国闻名的蚕桑明星村。凭借优异成绩,云龙村成为了全国农业先进典型,还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全国科学技术先进集体”奖。

1.png

依托深厚的蚕桑底蕴,2018年,联盟主席单位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和理事单位浙江米赛丝绸有限公司在云龙村联合打造了雅云基地。2021年7月14日,国际丝绸联盟秘书处同丝绸产品碳足迹研究团队走访了雅云基地,调研了基地生态化发展路径。雅云生态总经理祝正献接待了走访团。

2.jpg

雅云基地通过三年的精心打造,规划设计了雅云生态农业和小云龙蚕桑乐园两大版块,集生产、科研和研学于一体,是国家商务部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浙江省十三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示范基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行动示范基地、凯喜雅集团规模化原料茧生产示范基地。

3.jpg

综合利用 创新生产模式

雅云基地建有高标准桑园500余亩,其中核心区块300余亩。种植“强桑1号”“农桑14”“桂桑优62”“粤椹大10”等优良桑品种;建有果桑采摘园、128个品种“百桑园”、12个杂交桑品种对比园;配套高标椎钢结构小蚕房、中蚕房、大蚕房、烘茧房、管理用房、农资仓库等8000余平方米。

依托“基地+合作社+大户”的生产模式,雅云基地带动规模大户开展专业化生产经营,推广优质高产桑、蚕新品种,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现与18家规模养蚕大户以及2家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提供技术、蚕种和蚕茧收购服务,在云龙村及石井村推行小蚕共育,开展订单农业。

4.jpg

基地果桑园放养桑园鸡100余只,桑园鸡通过吃杂草和虫子减少了除草剂和杀虫剂的用量,鸡粪又为桑园提供了优质有机肥。此外,公司建有100多平方米标准化羊舍,利用蚕沙、多余桑叶饲养湖羊,羊粪经无害化处理后也用作桑园有机肥。这种综合利用模式,极大的增强了雅云生产的生态环保。

5.jpg

科技加持 提高生产效率

雅云基地应用标准化桑园栽培管理和省力化养蚕新技术,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增加饲养批次,达到一年可养8-10次蚕,提高了亩桑荷种量和蚕茧产质量,推进茧丝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传统的蚕桑产业重新获得竞争优势,向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6.jpg

基地桑园配备了微耕机、杂交桑收割机、电动桑枝剪、电瓶高压喷雾泵、桑叶运输车辆、切叶机等先进设备;蚕室配置了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蚕房安装温湿度传感器,电脑根据设定参数和实时监测数据,远程控制蚕房内空调、加湿器、热风机、湿帘风机等设备工作,可通过远程终端控制掌握实时情况。

7.jpg

基地还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海宁市经济作物技术服务站、凯喜雅蚕桑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动科院等各大技术科研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核心示范基地进行蚕桑新品种试养及研究。先后引进了“秋丰×白玉”、“秋华×平30”、“农科5号”等高抗血液型脓病品种,热带蚕“两广二号”品种,杂交桑品种等。

8.jpg

功能整合 丰富基地效能

雅云基地集合了生产、科研和研学三大功能。在生产方面,通过全面应用蚕桑主导品种、桑园分功能区采收、大小蚕分段饲养,2020年基地共养蚕10批,对传统养蚕布局作出了重大变革,创新了农作制度模式;在科研方面,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的试验示范,开展了相关的试验对比,对桑园管理、采收剪伐、蚕种供应、蚕茧收烘、防病隔离等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在研学方面,打造了以学习蚕桑文化、体验生命、生态、自然科学为主旨的特色亲子游乐园和中小学生研学的“小云龙蚕桑亲子研学基地”,拥有蚕宝宝科普馆,蚕丝科普馆,小蚕宝宝培育室,现代规模化大蚕饲养坊,活动教室,户外活动大草坪,桑葚、桑叶采摘园等。

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