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影评

爰求柔桑

时间:2019-07-22 来源: 杭州东方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

   方业挺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我与《锦程东方》一起,推开了丝绸文化的历史的大门,去探寻丝绸的前世今生。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不禁感叹中华丝绸文化的瑰丽,同时体会到了历史的悠久与沧桑。蚕丝,这样一条纤细的丝,为何可以把古今相连,为何能够把丝绸人的心紧紧维系?

走在校园的小路上,突然发现一棵桑树,不知怎的停下了脚步,默默地伫立在桑树的面前,像是见到了一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我抬起头看它,它也低下头,凝视着我。不知不觉我的脑海开始飘飞,我的思绪从现在,一直回到了儿时。记得每到一年中的春季,我都会养一盒子的蚕宝宝,从它们的卵,到出壳,成长,到吐丝结茧,再到破茧而出完成蚕的整一个生命轮回。从蚕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便忙碌地每天摘桑叶换桑叶,看着所养的蚕一天天地成长,到吐完最后一口丝,破茧成蛾,隐隐约约,心中都会有一丝说不出的感动。我想,这也许这就是是和历代养蚕人的共鸣吧?

微信图片_20190530112725.png

我国是历史上最先掌握育蚕纺织技术的国家,距今5000多年前,当第一只蚕被我们的祖先驯化的时候,我们的蚕桑文化也就拉开了序幕。也是因为历史的沉积,才奠定了我们国家拥有灿烂辉煌的蚕桑历史。从古到今,有很多神话传说记载了我们以前的蚕桑文化,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取丝”,但真正的丝绸究竟是何时被发明,引起了许多考古学家的议论和考证。从纪录片《锦程东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绢片,向世人证明,我们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我的心里,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通过《锦程东方》这一影片,我全面了解到了我国的丝绸文化。《诗经》里的《豳风·七月》写道: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

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诗中描写了春回大地,气温回暖,桑树抽芽长叶,踏着黄莺婉转的叫声,采桑姑娘早早地出门,带着深深的筐子,沿着桑林小径去采摘那形象嫩绿的桑叶。还要采些白蒿子来,用于祭祀蚕娘娘,求她帮忙保佑蚕宝宝好好长大。《锦程东方》里面也有这样的一幕,那就是湖州的蚕花庙会,这里面蕴含着自古以来,养蚕者对养蚕事业的希冀。那位老人,早早地洗漱吃完早饭,精心打扮就动身前往蚕花庙会,为了能够向蚕娘娘祈求保佑。在这春回大地的一年之计中,充满了养蚕者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投入。

微信图片_20190508104621.png

蚕出生到结茧,我们都会感叹生命的轮回与短暂,蚕用自己的一生,写就了中华丝绸文化的璀璨,人们在感叹丝绸制品的华美时,可曾想过一条蚕生长历程的辛酸?其中,蚕要脱多少次皮,吐多少丝?当有一天,养蚕者已经年迈到不能再养蚕的时候,面对西边即将下沉的夕阳,是否会想到,自己就是那一条蚕啊?有句家喻户晓的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虽然大部分都是用在默默奉献的老师身上,可我觉得用在养蚕者身上也未尝不可。养蚕者一生中,喂养了多少条蚕啊?这些蚕注定要和他们相遇,这或许是一种命中注定的缘分吧?养蚕人,以一种特殊的身份出现在了中国的丝绸文化的历史中,没有他们,我们的丝绸文化也不会存在了吧?他们是丝绸文化的铺路人,我们应该向这样的一群人表示敬意。

微信图片_20190508103828.png

从这一纪录片中,我也看到了丝路文化的兴衰,观影之余,我更多的是体会到了近年来养蚕者的孤独寂寞,“他们现在大部分都是家中年迈的老人”,“孙女留洋了,她不愿意回来养蚕……”这几句话令我记忆犹新!里面透露出年买的养蚕者的悲哀与无奈,我的心被触动了,被深深的触动了,仿佛有人在我的心上猛猛地敲了一下。蚕桑文化真的是后继无人了吗?

不是的,还有我们!我们学校,原来就是蚕桑出身,原名为蚕学馆。身为浙江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将我国的丝绸文化传承发扬下去。丝绸之路,从历史的那一端,延伸到了未来,一条丝线将我们的心相连。我们在这丝绸文化节之际,更应该好好学习我们的丝绸文化,不忘历史,成为丝绸文化的继承者。



杭州东方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和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丝绸学院组织开展了《锦程东方》师生征文活动,共征集到评论文章127篇,经专家组层层评选,共产生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胜奖8名。所有获奖文章将陆续在世界丝绸网发布。其中,《爰求柔桑》一文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三等奖。